Jul 14, 2021 · 1.8k words

我来杭州了。

一年半没有更新,再一封信就写来杭州了,真是突兀呀。

这一年多来并非没试着写信,可每次写到一半,总觉得语句凝滞,搁浅几天后删掉了。这个寄信的小网站,dearqinghe.xyz 域名都到期两次了,连每次续费时都想写点什么,可最终什么也没写出来。

来苏杭的想法蛰伏很久,大四时就有想过,可当时没有那么果决。两年来这个想法越来越近,我觉得时机到了,在 5 月的最后一天离开公司,6 月份在面试中度过。

我总共面了十几家公司,有些公司挂了又被捞起,面了不止一遍。最开始面试时总是被挂,一面挂,二面挂,阿里、字节、网易都在挂我。那时我慌乱地买书补课,找老同事约饭问架构问题,然后继续约更多的面试,我面试面得很多,有时一天能面五六场面试,一周下来二三十场。后来通过率好了很多,我逐渐拿到很多中厂的 offer,以及几家大厂的 offer。

一个月来遇到的 HR 和面试官普遍都很 nice。微博一面的面试官特别和蔼,我说自己平常写写技术文章,面试官直接打开博客,逐篇问我技术问题,让我特别感动。字节最开始联系我的 HR 小姐姐人特别好,每次面试前半小时都会提醒,面试之后也会主动问体验,二面我表现不好,她主动联系面试官申请加面一轮,后来四面还是挂了,她打电话过来安慰我(声音好好听 ww),又把我推到其他部门去继续面试。半个月之后我在另一个部门面试过了,她主动找我聊天,告诉我 offer 流程已经在走了,非常开心地恭喜我(可是这并不是她所在的部门呀,业绩也不归她)。面试的那一个月虽然很辛苦,但是遇到了好多善意的人。

面试是一个非常玄学的过程,这一个月下来,我是在找寻自我价值中度过的(多么玄学 hh)。过去两年我很受领导和同事重视,我确信自己一定有非常重要的价值,但我一直不确定是什么。我错认为是上进、勤奋,以及技术能力出众,并向面试官吹嘘这些,可面试官不为所动。我问面试官,作为一个过来人,您认为我应该在哪些地方再加把劲,面试官们给了很多建议,可那些我都已经具备了,我才意识到,那些才是我真正重要的价值。我觉得,面试是一个认识自己,定义自己,然后把这份定义讲给面试官听的过程,当我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之后,面试变得简单许多(建立在我技术水平达标的前提下)。

我花了一些时间选择 offer,最终决定加入字节跳动,我想我将在那里度过下一个三年。

在写这封信之前,我翻看自己以前写过的东西,发现自己曾给你写过这段话,在毕业入职第一家公司之后:

开始码代码之后,隐隐地感觉头上有两个倒计时的钟表。一个是来自考研的,我大致估算到考研的同学在毕业之后,平均工资应该能到20k,如果我在两年半之后不能达到这个量级,那可能就要和同学渐行渐远了。另一个来自于自己的人生规划,我现在就觉得我不会在深圳待太久,在三五年之后我应该就在往北方走了,所以要在一两年内进到大厂,磨砺一年之后跳回北方。

这两个时钟,哪一个我都觉得很头大。

如今都实现了呀,哈。似乎一切都不是很困难,顺着路走下去,自然而然就达成了目标,甚至我都忘记了它们。也许设立长期目标是我的舒适区,我在平和的心态下,写了两年的技术博客,刷了一年多的算法题,如今拿到很多杭州的 offer。

我想自己的下一个时间点应该是三年后,我希望自己在技术上能独当一面,希望自己英语能够随便听说读写,希望自己有组建家庭的基础(情感和物质都是)。但愿都能够实现吧。

飞向杭州前的最后一件事情是告别。

我在广东生活了六年,踏过大约十座岭南城市,认识了一群同学、朋友和同事。我是一个在社交上很胆怯的人,靠着大学与工作这些年的鲁莽,却也交识了很多人,而且时不时能约出来吃饭,这让我非常知足。在大四时,我想象自己去向杭州后,离青岛、广东、北京、上海、无锡都不远,应该能经常和朋友们见面,而当我真的要来杭州时,却发觉重逢是件多么困难的事情。

我很喜欢拿约饭当幌子来做社交,我觉得吃饭没有压力,又很容易约出来人。在离开广深的最后两周,我基本把这两年还能相见的所有朋友都约出来组饭局,我在想,这里有些人可能真的这辈子再也见不到,如果可能的话,至少再约一顿饭吧。约到最后,心境逐渐黯淡下来,还没见的朋友,还没吃的饭局,就像是稀疏的晨星,好像天色亮了起来,星星一颗颗消失掉,最后一颗也不剩了。我知道我要离开了。

听说杭州是美食荒漠,也没什么夜生活,我在杭州认识的人只有一位不太熟络的高中同学,约饭似乎变得困难了起来。

请问顷禾姑娘,是否有兴致在苏杭一起约饭呢?

6 月 1 日是我离职后的第一天,那天是儿童节,我飞去北京找同学玩。我在北京待了四天,我对这趟旅行一无所待,只是想吃吃喝喝,见三两位同学而已。

结果我们每天晚上都聊到深夜,有关家庭与婚姻,有关未来与当下。我完全没想到北京之行会是这样度过,朋友跟我讲准备结婚的事情,讲女性生育的代价,讲男女权利的不平等,讲婚姻到底是契约还是交换。我才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学生了,而且已经不是两年了,婚姻、家庭、教育,这些问题都应该开始找答案了。

这四天或许是未来几年的伏笔吧,一个生活的隐喻。

pz